当下抛弃先前因王兰而生同病相怜之情的杂念抛弃,回到房中抱起自己的琴,往碧云楼去了。
江舟打发了一点红,摇了摇头。
心思回到《净明经》中。
短短几天功夫,他已经将这本书翻得起毛,所获颇丰,受益匪浅。
所谓净明者,讲究纤尘不染,不触诸物,忠孝自得。
以孝悌为之准式,修炼为之方术,行持为之必要。
谓之“愚智皆仰之为开度之门,升真之路”。
净明道修炼之要诣,是首先要达到内心一尘不染、不触之境。
忠孝,则只是他们用来约束自己行止的准则。
最终目的仍是“不染不触”之境。
倡言“净明”,旨在教人清心寡欲,做忠臣孝子良民。
怕是除了儒门外,净明道是最得朝廷欢心的人了。
而且也是最适合普通凡人的修炼之法。
以忠孝自持,得清净不染,道由心悟。
不拘智愚,不求资质,不假外物。
换句话说,傻子都能修行。
智慧难得,但忠孝,看起来人人都可以。
可事实上,忠孝之人,可能比智慧之人更难求。
那不是一时一地,表面装成忠臣孝子而已。
一世忠孝,奉为圭臬,世间几人能做到?
江舟自问是做不到的。
别说是对一个不相关的人忠,即便是在彼世的亲生父母,他有时候也会觉得烦,难以做到事事尊从。
这也是彼世之人的通病。
世风日下,礼崩乐坏,在这种甚至被打为“封建余毒”的忠孝表现上,反不如此世中人。
不过,以江舟所见,纵然是净明道中人,也未必能人人做到。
江舟也并不全然认为此经上所言都是对的。
就算是净明道,虽讲忠孝,却不论“事君”、“事亲”。
为了保持“不触不染”之境,仍然和那些仙门一样,选择了入山做“隐士”,而非与儒门一般,入世入朝,事君治国。
在这部《净明经》中,也充斥着一种思想——若要修行,便需入山炼形修心。
江舟历世虽浅,但彼世古今智慧所聚,也并不下于此间。
就入山隐世而言,老庄留下的智慧更令他有认同感。
《庄子》有言:隐故不自隐。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说的便是所谓隐士,并不是为了隐伏身形、深藏才智,只是顺应自然而行于天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娘子看起来很乖 万界聊天群:真千金狂赚百亿爆红 折骨 我在仙界卖天书 欲撩,才够野 九零我是重生文对照组女配 老板今天开心了吗 琢璞为玉 福瑞山村大学 他针对我 史上最强狗熊系统 天苍黄 我在修仙世界当收尸人 道门念经人 女主被用卡牌创造出来了 作茧自缚 我救赎了暴戾太子 重生2007:崛起年代 过气影帝,娃综翻红 穿越荒野求生,开局一把破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