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这句责备话口气中的熟稔让程平心里一颤,抬头看陆允明一眼,见他并无异色,便又垂下眼。
陆允明的说教瘾还没发作完:“你总想暖日熏风地混朝堂,哪有那样的好事?除非你不想往上走,不然总会挡住别人的路的。记住,不遭人嫉恨的是庸才。”
看程平一副还是不开窍的样子,陆允明皱起眉头:“真是不知道本官看上你什么了!”说着站起来,甩袖子出去。
程平赶忙跟出来,在门口行礼恭送。韩秀同情地看一眼程平,快步跟上。
看陆允明的身影消失在楼梯上,程平直起身子,看上我什么?看上我聪明漂亮可爱上进大方幽默善良勤奋乐观随和……程平数出三十多个形容词,喘一口气,真是倒霉的一天!
第52章盐政讨论会
领导给机会了,不管这馅饼烫不烫嘴,都得接着。程平第二日便去陆允明廨房报道,然后领了一堆资料回来看。
齐州不沿海,程平对制盐、贩盐和盐税的认知主要来自书本和老师柳夫子的介绍。
从春秋战国开始,当政者们就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政府专营。后面的各朝各代政策不同,但总体上实行的都是“计划经济”——原因无它,关系国计民生,利润巨大。
本朝前期,沿用隋“开盐池盐井之禁,与百姓共之”政策,不官营,也不收盐税。
中后期,尤其安史之乱之后,朝廷财政吃紧,当政者们就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利润巨大的产业。
肃宗时的第五琦推出食盐专卖政策——民制、官收、官运、官卖。由是,盐利大增,大大缓解了当时的财政危机。及至现在,朝廷沿用的依旧是这一套食盐专卖政策。
不过,第五琦这位在经济上卓有建树的能臣,其个人名声就……光“与民夺利”这几个字就让他在清流们的舌头底下翻不了身。
程平用手托着下巴,一边翻阅资料一边琢磨,不知道陆尚书想拿盐政怎么开刀?这种事情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口水喷死,而且喷死以后还会时不常被后来人拽出来“鞭尸”。陆尚书这少年状元,一个操作不好,保不齐变成佞臣榜首……那可就不大好了。
摇摇头,程平接着看。她的手在江淮、河东等“产盐基地”去年缴上来的盐税上轻轻敲击,记得小时候,每斗盐大概五六十文的样子,现在已经超过了一百文,盐价越来越高,但报到户部的盐税可没翻着跟头涨,而且盐税越来越不够用……
资料的最后是一些关于各地所产食盐质量和数量的资料,什么红桃盐、玉华盐、青盐、红盐、白盐、黑盐、戎盐、臭盐林林总总好几十个名目,其实总结起来大致就是海盐、湖盐、井盐、石盐四种。其中石盐产量最小,所以全国百姓吃的主要是前三种。
资料里面没有更具体的关于海盐湖盐等采、制技术性的东西——估计是因为户部用不上。
程平翻了两遍,似乎捕捉到了什么,但又不成系统,为了让资料发挥最大的作用,找出其中隐藏的东西,程平用上了“老手段”——定量分析。
看着这堆浩繁的资料,程平一边做表填数,一边感慨,这要是身穿过来携带一台电脑就好了,哪用我一点一点揪蘑菇!但转念一想,光电脑有啥用,电呢,网呢?所以,科技其实是个配套系统。
本为科技配套感慨的程平,很快便被统计表上食盐专卖的“配套系统”震惊了。
不算不知道,盐政系统配备的人也太多了,收、运、卖、监督各个环节、各个地方都要人,一级一级下来,整个机构相当地臃肿庞大——而且是越来越庞大。
从表中能看出,在实行食盐专卖前期,盐政系统人数的增长和盐税的增长是呈正比关系的,但后来就不行了。
再想到这些盐官盐吏的薪俸,那也要相当一大笔钱啊——一句话,管理费过高,吃掉了利润。
这还只是明面分析,实际操作中的逐级盘剥、克扣、滋扰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自然也不少。
除此之外,完全官营还有覆盖面窄的问题。程平去户部司那里找了一张唐全境的舆图来,把资料上的产盐地和食盐运输渠道标注好。
看文字不觉得,看图就非常直观了。看着这一簇簇的小圆圈和其他大量的空白地方,程平皱眉,产盐地过于集中,运输能力有限,官办食盐售卖点不能覆盖的地方可能买不上盐,买上也很贵——这些地区,朝廷就相当于放给私盐贩子了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在七零搞玄学 2018-戊戌狗年 小甜蜜 我的老师是神算 中国奇幻记 他的小奶猫 渣男洗白手册[快穿] 快穿:男主,开挂吗 快穿锦鲤 捆绑锦鲤系统之后[穿书] 权宠仵作太子妃 佳人不在何为妻 吉衣的进行曲 七十年代老婆跑了 反穿之金牌影后 将军夫人来自21世纪 少加一点糖 当女配在男子高校[穿书] 梁臣美景夜公子 我成为审神者之后[综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