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这话她没法直接说出来,毕竟现在挣钱的是大姐,且大姐还给家里留了四十两银子安置他们,她不能太贪心。
曾荣见曾华提到田水兰那个女人,也猜到她是想家了,可她对那个女人着实嫌恶,便牵起了曾华的手,“不会,那个女人心里只有她自己和她生的两个儿子。你看她做的那些事情就知道了,我若是不把你带出来,不定哪天那笔银子用完了,她又会打上你的主意要把你卖了。”
说完,曾荣又补充道:“阿华,记住大姐一句话,做人要善良这话没错,但善良也得有自己的底线,孔夫子曾经有一句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别人做了坏事你若以善行去回报他,那别人做了善行你又拿什么去回报呢?所以应该用适当的代价回报恶行,再用善行回报善行。听大姐的,以后不许再惦记爹和那个女人,有能力了,可以适当帮帮大哥。”
“为什么没有二哥?”曾华问。
“二哥心性和大哥不一样,他不会让自己吃亏的,倒是你自己,一定要学会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能一味地……”
曾荣的话没说完,忽然后面冲上一个人来拍了拍她的肩膀,“果然是你,老远就觉得这背影面熟。”
曾荣扭头一看,居然是阿桃。
“真巧,你和谁一起来的?”曾荣问完后扫了眼阿桃后面的人,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和一个十来岁的男孩,从面相上看,应该是她的家人,但都比阿桃要瘦些。
“我带我弟弟妹妹出来玩,这也是你妹妹吧?”阿桃一边说一边自来熟地打开自己的丝帕,捏了一块五毒饼给曾华递去。
曾华摇摇头,曾荣发话才伸手接了。
曾荣有心想从阿桃这打听点绣坊的事情,可平日在绣坊里人多嘴杂的不好问,这会机会难得,因而她邀阿桃同行,让曾华去找阿桃的弟弟妹妹说话。
“对了,你家也是京城的,难不成也是白家的家生子?”曾荣打开了话题。
阿桃点点头,像是怕被误会,又解释说:“不过我和阿梅不一样,阿梅是于掌柜的侄女,也和你一样,十三岁进了绣坊,不对,你十二,那比你大一岁,我和阿樱都是十五岁才进来的,阿樱比我好一些,她母亲是白家的一个管事,我母亲只是白家一个做粗活的,是托人求了于掌柜才进来的。”
曾荣从她的语气中听出了点不平,接着问:“那阿梅十三岁进绣坊一直在绣丝帕?还有你们两个,绣了多久的丝帕?”
从阿桃嘴里,曾荣才知锦绣坊的惯例是,绣丝帕做荷包香囊、扇套这种小活大多是于掌柜从白家的家生女或相熟的亲友中挑几个出色的,实在找不到便从京城其他小绣坊中挖几个手艺好点的过来,而那些大件的活则一般交给从苏杭寻来的绣娘,她们的技艺比本地人高的不是一点半点。
也就是说,曾荣要想出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一是年龄小,二是师出无门也无名。
“那你知晓阿梅那些加了诗句的丝帕是谁给她画的花样,又是要卖给什么人?”
阿桃摇摇头,忽而又拧着一张大圆脸问:“不是你第一个给她画的吗?”
“啊,我,我就是好奇她怎么会求到我头上来,难不成是她见我之前这么绣过?”
“哦,这个我知道,那天刘公公走后,我好像听见于掌柜对阿梅说,让她跟着你学学,多留心留心你画的花样,好像也让她去读点书什么的,阿荣,你念过书吗?是不是还学过画画,能得到于掌柜的认可不太容易。”
最后一句话说完时,阿桃又自来熟地挽住了阿荣的胳膊,问起阿荣除了会绣兰花还擅长绣什么,也问她是如何打动那个眼高于顶的于掌柜的。
第六十一章偶遇(二)
从阿桃嘴里,曾荣再次确认那条绣着“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的丝帕八成是被刘公公带进宫里了。
可惜这刘公公的身份阿桃也不太清楚,只知他是宫里的一个什么头目,每半个月会带着两个小太监来绣坊转转,若是遇到相中的东西就会直接带回去。
“那这些东西是给宫女还是宫里的主子们呢?”
尽管曾荣对宫里的事情不太了解,但她知晓一点,内宫分为六局二十四司,每个司掌管一摊,因此,肯定也有自己的绣坊和针线署什么的,那些主子们穿的衣服不可能都让外面人做吧?
因此,也有可能那条丝帕是那位刘公公拿去给自己相好的某个宫女或宫令女官。
这么一想,曾荣又有点气馁了。
阿桃没有看出曾荣的情绪变化来,依旧喋喋不休,话题从绣坊又转到了曾荣的家事,问曾荣的老家,和白家的关系以及因何进京等。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清 康熙的掌中娇 (综漫同人)万人迷他毫无自觉 国色医妃 谪仙录 清宫重生升职记 魔法幻想家 穿越吧,王者 (综漫同人)卡殿今天又在养崽 都市逍遥兵王 全修真界都想复活本尊 心灵帝国Ⅰ:尤里的复仇 北大差生 想拆的CP官宣了 非酋小锦鲤[全息] 雾深不知火莲红 后爱 渔妇 招财进我 全娱乐圈都在等我们结婚 五行灵元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