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独晋江文学城的《雅俗》,一骑绝尘、独领风骚!
因为早就知道报纸的内容,《雅俗》在内容安排上直接配合了前两期的《齐天周报》——
报纸上写了朝廷选中的主考官,《雅俗》的九月刊,主打内容就是一个深度访谈之《本官的为官之路》,里面详细记载了这位年轻的主考官的人生履历、仕途走向、如今最在意的问题和个人的兴趣爱好。
别看这些东西搞得就跟文字版的《鲁姐姐有约》一样,对于考生来讲,这些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都是考点啊朋友们!
之前也说过了,科举的省试是没有考试大纲的!考什么真的就是看主考官的出题了!
比如上一届,因为主考官幼年曾经历过旱灾,当年的考题就是假设如果你是个县官,你管的县闹了旱灾,身为一个官员你要怎么做?
再比如上上届,因为主考官是个吃货,对不起,是个美食家,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饥饿,所以当年压轴的那道考题问的就是作为一名官员被朝廷派去赈灾,赈到一半了粮食没了该怎么办?
上上上界更是因为主考官是从边境来的,上来就是一道军事大题!
怎么办?
考生们哪里知道怎么办?!
有的考生家里来自水乡,对于旱灾连个概念都没有好不好!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雅俗》提供的主考官人生履历,他们再结合《齐天周报》那些时事新闻,顿时就觉得对省试的准备有了方向!
再比如《齐天周报》里大书特书了一位传奇军师兼帝师,将他与圣人之间那种君臣情谊用简简单单几行字几行履历就让人忍不住脑补,《雅俗》顺势推出新的连载故事,就是以那位帝师为原型的故事!
如此种种多的数不胜数。
更不要说出版社了。
看看人家墨语阁,因为杂志销量搁浅,人家干脆不卖话本了!
但是晋江文学城出版社编辑们,在秦门的指点和引荐下,直接找上了那群才为官不到两年连下放都没熬到的年轻官员们!邀请这些官员写书!
“不知要我等写何物?事先说好,我等可写不来话本故事!”
这些官员大多祖籍在外省,科举考试高中之后留在都城为官,但品级不够的他们轮不到让朝廷提供住宿之所,便只能自己掏钱租房子,生活拮据。以前因为晋江文学城只是个供稿铺子,入朝为官的他们虽然眼馋那笔稿费,为了自己的名声却只能视而不见。
一直到如今,《齐天周报》横空出世,晋江文学城因为与朝廷合作,这个地位一下子就高了,朝中大臣也纷纷表示愿意与晋江文学城合作,连主考官都接受过《雅俗》的采访,那他们答应给晋江文学城的出版社供稿……应该也没问题吧?
秦门笑道:“并非要诸位大人写话本,而是希望诸位大人写一写自己当年科举的事情。”
“科举?”年轻的官员们相互对视。
秦门见说到这里,干脆把一切都说开:“不错,就是科举,我们晋江欲出一本杂文,专门收录诸位大人有关科举回忆的文章。”
“如今参加科举的考生愈发多了,但入朝为官的名额却有限,太多人耗尽了家财不过是到都城一游。
这本杂文真正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帮助这些学子!在下希望,诸位大人可以在里面畅所欲言,讲一讲当年科举考试前后有多紧张,回忆一番家人对诸位的期许,如有落榜,当年又是如何再一次站起来继续考试的,如顺利高中,高中后如何拜会了主考官,又如何面见的圣人参加的殿试……”
说白了,秦门想要的就是一本成功学的书,一本纯正的带着营养的心灵鸡汤!
一个出版社怎么可以不出版心灵鸡汤呢?
“就连这本杂文的名字,在下也为诸位大人想好了,就叫——
《我当考生那些年》,不知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于是就在科举前后,第三期《齐天周报》叫卖的同时,《我当考生那些年》也出现在了都城各大书斋里,成为了各考生的必读书目,感动了无数应届举子。
有不少学子在读了这本书后都深有感触,感情泛滥的害洋洋洒洒写了好几篮子的感悟眼巴巴地送到了晋江文学城的意见反馈箱里,接连几日将整个意见反馈箱给撑得都满出来了,惹得众人侧目,也让这本书卖得脱销,销量堪比都城首本漫画书之《五个小和尚》!
至于人家是真的有感触还是只是想借这个机会和朝廷官员攀上关系,大家就不得而知了。
……
这边,晋江文学城靠着《齐天周报》把同行们挤兑得都要无处容身了,逼得人家跪下来叫爹爹叫祖宗,那边,被挤兑得真·无地自容的同行们也开始各出奇招。有的等着科举年这个特殊年份过去,等科举考试结束了再像以前一样出杂志出话本,也有的选择了迎难而上,继续复制晋江文学城的成功之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综漫同人)十代目每天都在带薪摸鱼 我与太傅三观不合 帝道无疆 重甲机神 实习仙童想辞职 [阴阳师]座敷小姐 [古穿今]天生赢家 与昭昭(重生) (综英美同人)[综英美]成为靠谱大人有多难 你压到我唇角 师尊端水失败后[穿书] 科举养崽日常 年下选我,我超甜 长公主的小白脸驸马 撒娇精 在求生综艺里靠养崽翻盘 带着游戏系统我在末世谈恋爱 被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夫的叔叔 (惊爆/草莓同人)[惊爆/草莓]为今日之重逢 拯救小炮灰